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中国近代史的诞生

    吴廷桢

    <正> 中国近代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才成为科学的。它的酝酿、问世过程,大致经历了前奏、孕育、胚胎成型和诞生四个阶段。试简述如下。(一) “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开展民族民主革命伟大斗争的发端。从此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作为一定社会政治

    1985年02期 3-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改组派的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策略

    宋仲福

    <正>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国民党改组派(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的研究,颇为活跃,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从目前情况看,多数人在下列一些问题上有了共同认识:改组派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特别是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改组派的许多主张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色彩;改组派的政治主张与其社会实践有很大矛盾;改组派的组织状况极为复杂,其上层领导集团同基层组织、一般成员有很深刻的矛盾;改组派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1985年02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 谈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

    许宪章

    <正> 我们党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十分重视和坚持同党外人士合作的统一战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组织千千万万的群众,调动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去完成党的十二大所提出的宏伟事业。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因此,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确实是繁重而艰巨的。

    1985年0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正确指针——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论述

    吴文翰

    <正> 《邓小平文选》(下称《文选》)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是创造性的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建国三十年来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党和国家重大事务决策的依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文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民主与法制观的发展。在文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目前形势和任务》、《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和《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等篇中,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等问题,都作了精辟的论断。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开创政法工作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安定团结新局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5年02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保护改革与打击贿赂犯罪

    夏起经

    <正> 运用法律武器支持改革、保护改革、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执行这项任务中,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本文仅就关于在贿赂罪的定罪和量刑过程中,既要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严重犯罪,又要保护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以免错误地将其当成犯罪处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985年02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 浅谈社会主义银行利息的作用

    马增礼

    <正> 利息是调节经济生活的重要杠杆之一。但自1958年以后,在吃“大锅饭”和刮“共产风”的影响下,发生否定价值规律,不要核算的倾向,利息的作用也被否定了。特别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使得人们对利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杠杆作用更不重视,对如何制定正确的利息率,以及如何改革利息制度等问题漠不关心,从而削弱了利息应有的作用。为了引起对利息作用的充分认识并发挥利息的作用,本文拟就利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985年02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人道主义与雨果——纪念雨果逝世一百周年

    叶萌

    <正> 雨果离开我们这个世界巳整整一百年了。世界上,只有极少数文化名人的声音,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整个整个的世纪而仍然传播在人民中间,雨果正是这样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百多年来,雨果的书用各种文字一版再版。在他的祖国——法国,据调查,直至现在,他的名字仍常被广大读者列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名作家”之首,而在对调查进行抽样分析当中,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人、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大学教授们更都把雨果放在包括巴尔扎克、莫里哀等人在内的十大作家的第一位。这就表明,雨果不但同时为青年人和老年人所理解,而且他的“首席地位”也是得到专家学者的承认的。

    1985年02期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 一幅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历史画卷——《九三年》的思想意义

    王培青

    <正> 一从1789到1794年,法国进行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大革命。列宁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很高的评价:“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进程中,1793年革命达到了高潮。这一年,革命者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了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的政权。另一方面,“1793年初,在法国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对革命极为不利。在

    1985年02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子夜》的人物描写琐谈

    赵开泉

    <正> 文学创作是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评价生活的一种手段。在人类社会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因此,文学创作,特别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要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对社会生活作出一定的评价,就不能不以表现人的活动为其中心任务。茅盾是一位“为人生、为社会、为大众”而创作的伟大作家,他不仅一直把“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写小说的第一个目标”(《谈我的研究》),而且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些具有独特个性和富有永久魅力的人物形象,对丰富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学习和继承茅盾绘制人物图象的艺术经验,本文拟就其长篇小说《子夜》中的人物描写,谈一点体会和看法。

    1985年02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 叶圣陶童话的历史地位

    万嵩

    <正> 在我国现代童话的创作中,叶圣陶是“五四”以来较早出现的一位作家,也是有着光辉成就和卓越贡献的一位作家。早在一九二一年,叶圣陶在从事小说创作的同时,就开始了童话的创作。此后十余年中,他先后为孩子们写下了三十几篇童话,分别集结成《稻草人》(一九二三年)、《古代英雄的石像》(一九三一年),此外还有收在《四三集》中的《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等篇。一九五六年,他从上述童话中精选了九篇,加上《聪明的野牛》(一九二四年),辑为《叶圣陶童话选》出版。这些明丽如画、优美如诗的童话,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1985年02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 试论武玉笑剧作的艺术风格

    党鸿枢

    <正> 在话剧创作的园地里,武玉笑巳辛勤耕耘了三十四个春秋。正如一位与他合作多年的剧作者所说:“他把他的心血和厚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革命的话剧事业”。他的作品,扎根于边疆现实变革的底层,应和着时代前进的足音,服务于缔造和睦昌盛的民族大家庭的目的,反映了他独特的生活感受。因而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明晰的印象,成为一代新人的“生活教科书”和“知音”。可以相信,《武玉笑剧作选》的付梓问世,必将为青年一代增添新的精神力量。

    1985年02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河湟花儿体系的确立及其概貌

    卜锡文

    <正> 河湟花儿是花儿三大体系之一。其词式独特,曲令众多,风格鲜明,影响至深至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地理、历史背景,是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该地区各族人民向着文化一体化方向前进的突出标志。因此,对河湟花儿体系的探讨,其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某些多民族共有的民歌品种及其规律的认识。河湟花儿发源于甘肃和青海交界的黄河、湟水流域,这里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是一极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的历史在这里展演,不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

    1985年02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评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

    刘庆璋

    <正>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2)的诗歌理论和他的诗歌一样,曾被一些人完全否定。有的苏联文学史家说: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所写的序言,是“英国文学上反动浪漫主义的宣言”,有的文学史家说:华兹华斯提出写普通人和日常事的文学主张“是有其极为反动的意义的”,他关于想象的理论,也是“唯心透顶”的等等。应该如何实事求是评价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看来是一个很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1985年02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语言学家彭铎教授逝世

    <正> 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甘肃省政协常委、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西北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甘肃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彭铎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于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五日在兰州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1985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温斯坦莱的教育思想

    黄学溥

    <正> 一、温斯坦莱的生平与世界观十七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新贵族,以及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处于尖锐的矛盾中。为了推翻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反动的封建制度,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于1640年掀起了一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经两次内战,终于推翻了封建制度,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并于1649年5月19日宣布英国为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

    1985年02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当代西方认知派学习理论述评

    万明钢

    <正> 一西方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哲学背景,因为学习理论同哲学中的认识论有密切的关系。学习理论和认识论的关系就象过程和它的结果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最初对学习问题的探讨还是从认识论这个哲学问题中获得动力的。认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经验与脑的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哲学家对这些问题历来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这两种观点极大地影响着心理科学中学习问题的研究及其理论问题的概括。

    1985年02期 100-10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浅谈俄语一年级基础课教学方法

    丘濂

    <正> 任何一门学科,打基础的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这说明了打好基础的意义,只有基础牢固,学习才能获得广博专深的发展。外语教学也一样。要使学生掌握一门外语,首先得打好基础,基础打好了,外语水平可以迅速提高。基础未打好,越学越困难,而初学阶段存在的一些错误和缺点可能发展成固定的习惯,以致后来难以改正。因此,教师必须特别重视一年级打基础的工作,换言之,教师应在一年级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

    1985年02期 105-1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呐喊>自序》四题

    王尔龄

    <正> 一、K学堂鲁迅《<呐喊>自序》里有云:“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N自然指南京,K学堂呢,拙著中曾说:“K学堂指矿路学堂(附设于陆师学堂)”(《鲁迅作品难句解》,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第129页),后来见高中语文课本注为:“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鲁迅于一八九八年到南京进江南水师学堂读书,一八九九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82年11月上海第1次印刷本第172页)。

    1985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胸、腹及两肋联合呼吸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

    钱培基

    <正> 对于从事歌唱艺术的人说来,歌唱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确的呼吸和气息支持是所有良好歌唱的基础。所以歌唱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呼吸的学问。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有所谓“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其原因就在于呼吸的气流是歌声的动力,歌唱艺术领域里的技巧都是依靠呼吸方法的正确运用才能获得的。事实上,随着歌唱艺术、特别是声乐教育的发展,歌唱呼吸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要正确而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并达到歌唱呼吸的完善效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针对歌唱者的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措施,并不断从理论上加以探索和总结经验。

    1985年02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一本系统研究司马迁的论集问世——读张大可《史记研究》

    柯昌基

    <正> 张大可同志的《史记研究》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问世了,共收论文二十三篇,系作者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这是一本代表《史记》研究新水平,熔科研教学于一炉的专著。本书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对《史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即:总论、疑案探讨、论《史记》编纂学、论司马迁的思想和三十年来《史记》研究成果评述。这些独立成篇的文章,并非孤立零散或彼此无关,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撰述的,是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史记》进行全面系统的长期探索的结果。作者在有关古今研究《史记》资料的搜集和占有上,涉猎十分广博,功夫深厚。以清代

    1985年02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东汉后期的“凉州三杰”

    王震亚

    <正>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擅权,政治黑暗腐败,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顺帝以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南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不断侵扰,羌汉人民起义连绵不断。在抗击诸族侵掠,镇压羌汉人民起义的过程中,安定皇甫规、酒泉张奂、武威段颎为维护东汉王朝的统治和地主阶级利益,建立了一定的“功绩”,被统治者誉为“凉州三杰”,成为东汉后期政治舞台上“知名显达”的人物。

    1985年02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