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亮;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特有实践,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正是中国教育理论发生最真实、最丰富的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能够揭示中国教育学自主创新道路。对“文化自觉”与“世界眼光”文明互鉴关系的理论认识、乡村教育道路选择的经验观察、调查研究和教育实验的方法传统等,无一不是乡村教育百年实践生发的中国教育学知识积累和方法选择的独特体认。由此,应基于理论、经验、方法、历史四维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通过中西文明的互鉴融通形成中国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可获得教育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依循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则可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形成中国教育学知识积累,从历史视角展开对中华文明的长焦解读,从而找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入口。
2025年05期 v.62;No.303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周晔;董慧;
194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经历了“统一无别——二元分割——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城乡教育关系的历史演进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根本保证,遵循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逻辑主线,彰显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城乡教育关系发展需要构建全面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教育关系,实现城乡教育融合与乡村振兴内嵌共生,注重以人为本的城乡教育空间身份体验,深化县域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改革的时代使命。
2025年05期 v.62;No.303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程良宏;李蓉荣;
以“新乡贤”身份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教师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这意味着乡村教师以乡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乡风文明的引领者与改造者、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文化中间人”等身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行动。强调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新乡贤”使命,既是乡村高质量发展对其“本土精英”肩负使命的国家要求,也是承续中国历史传统赋予其社会改造职责的客观要求,亦是重塑新时期乡村教师乡村文化精英身份与自豪感的现实需要。这一使命的实现,需要乡村教师自身的使命自觉、乡村社会深度认可接纳、各级职能部门对国家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
2025年05期 v.62;No.303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